某些食物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主要包括未煮熟豆类、发芽土豆、野生蘑菇、河豚鱼内脏、未杀菌乳制品等。
四季豆、蚕豆等含植物血球凝集素,未彻底加热会导致恶心呕吐。建议沸水焯煮15分钟以上破坏毒素,出现腹泻需及时补液。特殊体质人群可能诱发溶血反应。
芽眼周围聚集龙葵碱毒素,50克发芽部位即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口腔灼烧感伴随视物模糊,严重者出现昏迷。储存时应避光通风,发芽超过三分之一必须丢弃。
我国毒蘑菇超过400种,鹅膏菌属致死率最高。误食后6-24小时出现假愈期,随后肝肾功能急剧恶化。民间鉴别方法不可靠,任何野生蘑菇都不建议采食。
河豚毒素存在于肝脏和卵巢,0.5毫克可致命。中毒后10分钟出现唇舌麻木,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必须由持证厨师处理,家庭烹饪风险极高。
现挤牛羊奶可能携带布鲁氏菌,引发波浪热和关节痛。孕妇感染会导致流产,儿童饮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市售巴氏奶经过72℃灭菌处理更为安全。
日常饮食需注意食材来源可靠性,动物内脏类食物每周摄入不超过100克,腌制食品建议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特殊人群如孕妇幼儿应避免生冷食物,海鲜类需确保完全煮熟。出现食物中毒症状需保留样本送检,及时就医进行催吐或洗胃处理。养成查看食品保质期习惯,隔夜饭菜冷藏不超过24小时,叶类蔬菜建议当餐食用完毕。
关键词: 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