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身体的“净水机”,每天过滤和清洁200升血液,把有用的东西留在血液中,让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同时,肾脏也被称为“工厂”,它生产了很多与人体内分泌、代谢有关的激素,帮助调节血压、维持骨骼功能、生成红细胞。
黄金肾脏9标准
1、听力清晰:耳朵的听觉功能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好听力就好。反之,当出现耳鸣、心烦、听力下降的症状时,可以多考虑肾阴虚。
2、皮肤有光彩:肾好,才能青春常驻,延缓衰老。肾不好,人容易显得苍老,皮肤会变得晦暗,肤色也会发生变化,眼眶发黑,眼袋明显。
3、头发乌黑:肾藏精,其华在发,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其生机根本还在于肾,肾不好,头发会早发白、失去光泽,并且出现脱发。
4、骨骼强壮: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靠肾精滋养,肾好骨才好。肾气衰败会出现骨质疏松、腰酸背痛,甚至牙齿出现松动。
5、记忆力好:肾精也养大脑,肾不好可能会出现经常忘事、反应迟钝等现象。
6、尿液清澈泡沫少:若小便泡沫突然变多,长时间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若尿液颜色异常,呈浓茶色、酱油色或混浊如淘米水时,都应引起重视。另外,出现憋不住尿、小便疼的症状也应及时就诊。
7、早起身体没有浮肿:肾脏是人体代谢水分的器官,肾不好,水分就会蓄积。专家提醒,如果经常早起眼皮浮肿,或者双脚、双腿浮肿,都要考虑肾脏问题。
8、精神十足:当肾功能出现问题时,身体里的废物残渣难以从尿液里排泄出去,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没劲儿的感觉。
9、血压正常:肾功能受损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而高血压又会加重肾脏损害。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夜尿增多,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蛋白或双下肢水肿的问题时,说明肾脏已经受损。
冬季如何补肾?
1、食补宜辨证
对于养肾防寒来说,饮食调摄也很重要。冬天宜选食如羊肉、狗肉、雀肉等温肾壮阳、产热量高的食物,这对素体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进食一些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圆等。黑色食品能入肾强肾,亦宜择食,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乌骨鸡之类。冬日宜常进各类温性热粥,若将上述食品置入粥中煮食,既可祛寒,又可补养,还能疗疾。
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年龄有别,在食补中也有宜有忌,应灵活掌握。如肾阳亏虚者,在饮食中以温补肾阳为宜,可选食羊肉、狗肉等,羊肉、狗肉性温热,具有温补肾阳的效用;对于偏于肾阴精不足之人,食补宜以鸭肉、鹅肉为主。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有句名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中老年人,冬天可配食鳖、龟、枸杞、山药、木耳等护阴之品。冬令饮食不可过咸,因咸味入肾,会致肾水更寒,有扰心阳。另切忌寒凉食品,以免“雪上加霜”,折伤元阳。对于老年体弱者,亦最好食补,故常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
2、药补遵医嘱
药补补肾须以中医“虚则补之”为原则,一般多适宜于各种肾虚之证,如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体虚、年老体衰、妇女产后、外科手术后病人及各种慢性病患者等出现肾气、肾精、肾阴、肾阳的失调。具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补益药物,不可擅自作主,自行服药。因为医生具备一定的中医专业知识和辨证技能,对病人的病情用药有一定的经验,避免自行用药出现药不对证的现象。
3、防寒、运动很重要
防寒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养肾气。进入冬季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重要方面。意思是说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睡晚起。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但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难,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生活规律,心情相对平静。这样,就会使身心得到恢复和调理。冬日切忌紧闭门窗,室温不宜过高或过低。这是因为室温过低易伤人体元阳,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很容易外感。所以室温保持在18℃~22℃为好。
关键词: 如何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