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调经药物主要包括益母草颗粒、当归丸、桂枝茯苓胶囊、血府逐瘀丸、少腹逐瘀颗粒等,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益母草颗粒以益母草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月经量少、产后恶露不尽。该药能促进子宫收缩,改善微循环,对血瘀型痛经伴有经血颜色暗紫、血块多者效果显著。服用期间需忌食生冷,孕妇禁用。
当归丸含当归、川芎等药材,通过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改善气血两虚型月经紊乱。适用于经期延后、经量稀少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者。现代研究表明其能调节雌激素水平,增强子宫血液供应,但阴虚内热体质需慎用。
桂枝茯苓胶囊源自金匮要略经典方剂,含桂枝、茯苓等成分,主治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月经异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消除盆腔淤血,对经期腹痛拒按、经血黏稠有血块者适用,服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血府逐瘀丸由桃仁、红花等11味药组成,擅长治疗胸胁刺痛、经闭痛经等气滞血瘀重症。其活血化瘀力较强,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适用于经前乳房胀痛、经血色紫黑成块者,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
少腹逐瘀颗粒针对寒凝血瘀证型,含小茴香、干姜等温经药材,对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效果突出。通过温通经脉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适合经期贪凉受寒后加重的痛经,服药时需配合局部热敷增强疗效。
使用活血调经药物需辨证施治,气滞血瘀型可配合玫瑰花、山楂代茶饮;寒凝血瘀者建议艾灸关元穴;日常避免熬夜及生冷饮食,经期注意保暖。若服药3个月经周期无效,或出现经量骤增、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排查子宫腺肌症等器质性疾病。长期月经不调者建议检测性激素六项,药物使用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