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练习瑜伽可选择舒缓体式缓解不适,如婴儿式、猫牛式、仰卧束角式、坐姿前屈、靠墙倒箭式。
跪坐后前倾俯卧,额头触地双臂伸展,能放松盆腔肌肉缓解痉挛。避免压迫腹部,保持5-8次深呼吸。经量过大时改用侧卧婴儿式,用抱枕支撑躯干减少骨盆压力。
四足跪姿交替拱背与塌腰,配合呼吸促进子宫血液循环。动作需缓慢连贯,每组8-10次。腰椎间盘突出者需减少塌腰幅度,可改为静态猫式停留。
平躺脚掌相对膝盖外展,双手放腹股沟处,帮助打开髋部减轻胀痛。可在腰背垫毯子保持脊椎自然曲度,持续3-5分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避免过度外展。
双腿伸直上身缓慢前倾,用瑜伽带辅助避免腰部代偿。能舒缓腰骶部酸胀,每次呼气加深幅度。子宫后位者需在臀部垫高10厘米再练习。
仰卧双腿垂直靠墙,臀部贴墙放松下肢,改善经期水肿。保持时用热敷袋覆盖小腹,时长不超过10分钟。静脉曲张患者需在膝窝处垫软枕。
经期瑜伽应避免倒立、深度扭转及核心力量体式,练习前后饮用生姜红枣茶促进血液循环,穿着高腰瑜伽裤保暖腹部。痛经严重者可配合热石按摩下背部,练习后进食黑芝麻糊补充铁质,日常增加快走等低强度有氧维持盆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