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检通常在怀孕第6-8周开始首次检查,后续根据孕周安排不同项目。主要检查时间节点包括孕早期6-12周、孕中期16-20周、24-28周及孕晚期32周后每周或每两周一次,具体安排与孕妇年龄、基础疾病、胎儿发育情况等因素相关。
建议在确认怀孕后6-8周进行首次全面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型鉴定、乙肝筛查、HIV检测等基础项目,同时通过B超确认宫内妊娠及胎心胎芽发育。高龄孕妇或存在流产史者需提前至孕5周检查。
孕11-13周+6天需完成NT检查颈项透明层测量,结合血清学筛查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该阶段同步进行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错过时间窗将影响结果准确性。
孕20-24周需通过三维/四维彩超完成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观察器官结构发育情况。此阶段可检出80%以上的胎儿畸形,同时评估胎盘位置及羊水量。
孕24-28周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妊娠期糖尿病。高风险孕妇需提前至孕16周检查,异常者需饮食控制并监测血糖至分娩。
孕32周后每两周检查胎心监护、脐血流等指标,36周起每周检查评估分娩条件。出现胎动异常、宫缩或见红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孕期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补充0.4mg叶酸至孕3个月,孕中晚期增加铁、钙摄入。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提重物及久坐。建议准备待产包时包含胎心监护仪、孕妇枕等实用物品,定期参加医院孕妇课程学习分娩呼吸技巧。出现阴道流血、持续腹痛或胎动减少超过50%等情况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