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缺水导致的干燥问题通常由环境因素、清洁过度、屏障受损、年龄增长及疾病因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调整清洁习惯、修复屏障、补充营养及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
干燥气候、空调房或冬季低温会加速皮肤水分蒸发。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在40%-60%,外出时涂抹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风沙或极端温度环境。
频繁使用皂基洗面奶或热水洗脸会破坏皮脂膜。改用氨基酸类温和洁面产品,水温控制在32-34℃,油性肌肤每日清洁不超过2次,干性肌肤晚间清洁1次即可。
角质层结构异常会导致锁水能力下降。选择含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的仿生脂质乳液,避免酒精、香精等刺激成分。轻度脱屑时可短期使用含尿素5%以下的修复霜。
皮脂腺分泌减少是30岁后皮肤干燥的主因。口服维生素E或深海鱼油辅助改善,夜间使用含胜肽、玻色因的抗衰面霜,每周2-3次补水面膜加强护理。
特应性皮炎、鱼鳞病等会引发病理性干燥。伴随红斑、瘙痒时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含他克莫司的免疫调节剂或含尿素的医用敷料,避免自行使用强效激素药膏。
日常可多食用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油,补充维生素A、C、E协同抗氧化。选择纯棉透气的贴身衣物,避免羊毛等易致敏材质。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水,睡眠时使用丝绸枕套减少摩擦。若干燥伴随持续脱屑、裂纹出血,建议皮肤科进行真菌检测或斑贴试验排除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