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多由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导致细菌滋生引起,可通过调整更换频率、保持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材质、局部用药缓解、就医排查感染等方式改善。常见原因包括汗液刺激、真菌感染、过敏反应、经血滞留和皮肤屏障受损。
每2-3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经血量较大时需更频繁。长时间不更换会导致经血与空气接触后滋生细菌,潮湿环境易引发外阴皮肤浸渍。夜间可使用加长型卫生巾,但连续使用不超过8小时。经期后期分泌物减少时也不应超过4小时不更换。
如厕后用清水由前向后冲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后轻拍水分或冷风吹干,禁用湿巾反复擦拭。可随身携带纯棉柔巾应急清洁,穿着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穿紧身裤或久坐,减少局部摩擦与闷热。
优先选用无香精、无荧光剂的纯棉表层卫生巾,网面材质可能加重摩擦。过敏体质者需避开含芦荟等添加物的产品。经期可搭配使用纯棉布质月经杯或月经裤,减少化学物质接触。夏季可选择超薄透气型卫生巾,但需注意防漏设计。
出现红肿瘙痒时可短期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真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切忌抓挠或使用刺激性药膏,禁用盐水或洗液灌洗阴道。过敏反应可口服氯雷他定,但需排除合并感染情况。用药期间仍需保持卫生巾高频更换。
瘙痒伴随异味、豆腐渣样分泌物需排查念珠菌性阴道炎,灰白色分泌物可能提示细菌性阴道病。反复发作需检测血糖排除糖尿病,长期不愈要筛查外阴白斑等皮肤病变。出现溃烂、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冲洗。
经期需特别注意饮食清淡,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糖食物摄入,每日饮用2000ml温水促进代谢。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益生菌,维持私处菌群平衡。避免游泳、盆浴等可能造成感染的活动,运动后及时清洁更换卫生用品。选择宽松透气的深色衣物,洗涤时与其他衣物分开并用阳光暴晒消毒。建立月经周期记录,观察瘙痒与经期关系,持续症状超过3个月需妇科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