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精通常是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生殖系统结核或肿瘤等疾病的特征性表现。主要有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五种常见病因。
精囊炎是血精最常见的原因,精囊壁血管丰富且组织脆弱,炎症会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常伴有射精疼痛、下腹坠胀感,精液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慢性患者症状反复发作。通过精液常规检查和经直肠超声可明确诊断。
前列腺炎引起的血精多伴随尿频尿急等排尿症状。炎症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腺体血管破裂后血液混入精液。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出现精液呈咖啡色改变,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伴随寒战高热。前列腺液检查和尿常规有助于诊断。
尿道黏膜炎症或损伤会导致血液混入精液。淋菌性尿道炎或非特异性尿道炎都可能引起血精,常伴有尿道刺痛和分泌物。尿道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糜烂,尿道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病原体。反复尿道操作如导尿也可能造成机械性损伤。
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变破坏血管结构会导致顽固性血精。患者可能有肺结核病史,伴随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精液结核杆菌培养阳性,影像学检查可见精囊或前列腺钙化灶。抗结核治疗需要持续6-9个月。
前列腺癌、精囊癌等恶性肿瘤组织坏死出血可引起血精。中老年患者出现无痛性血精要警惕肿瘤可能,可能伴随排尿困难、骨痛等症状。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穿刺活检是确诊依据,MRI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瘤范围。
出现血精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多饮水促进排尿。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前列腺和精囊相关检查,4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做一次泌尿系统体检。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