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不建议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不适或加重经期症状,需注意卫生防护和身体调节。
月经期宫颈口微开,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同房易将细菌带入生殖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可能引发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治疗可选用甲硝唑、头孢曲松等抗生素,严重者需静脉给药。同房前后需彻底清洁外阴,使用避孕套降低感染概率。
性行为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子宫内膜碎片种植可能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为痛经加剧、不孕,需通过腹腔镜确诊。治疗采用孕三烯酮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或手术切除异位病灶。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按压。
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子宫收缩,同房可能加重痛经、腰酸等症状。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热敷下腹部促进血液循环。建议选择侧卧体位减少压迫,避免经血量多时进行性行为。
经期激素波动易引发情绪敏感,强迫同房可能造成心理抵触。伴侣应充分沟通尊重意愿,可通过爱抚等非插入方式维持亲密感。焦虑严重者可尝试正念冥想或心理咨询调节情绪。
少数女性经期可能排卵,精子在生殖道存活2-3天,存在意外受孕可能。紧急避孕药毓婷需在72小时内服用,但可能扰乱月经周期。安全期避孕法失败率达25%,建议全程使用避孕套。
经期饮食宜补充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子宫收缩。适度快走、瑜伽促进经血排出,禁止游泳或盆浴。每日更换卫生巾不超过4小时,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保持外阴干燥,出现异常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妇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