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女性不建议服用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药的主要成分左炔诺孕酮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常见副作用包括乳汁分泌减少、婴儿激素水平波动等。替代避孕方式可选择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非激素类方法。
左炔诺孕酮作为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属于高效孕激素,口服后约5%-10%会进入乳汁。婴儿摄入后可能出现烦躁不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长期接触可能干扰新生儿内分泌系统发育。
激素类药物会抑制催乳素分泌,导致泌乳量下降。临床数据显示,服用紧急避孕药后约30%哺乳期女性出现暂时性奶量减少,需3-5天才能恢复原有泌乳水平。
新生儿肝脏代谢功能未完善,对激素类药物尤为敏感。即使微量药物也可能引起黄疸加重、体重增长缓慢等问题,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风险更高。
哺乳期本身具有天然避孕效果,但产后6个月或月经恢复后避孕效率下降。紧急避孕药在哺乳期的避孕成功率较普通女性降低约15%,存在更高避孕失败风险。
屏障避孕法如避孕套不影响哺乳且无药物残留风险。含铜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达99%,可在产后42天放置。单纯孕激素避孕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需停药3天后再哺乳。
哺乳期女性应优先选择物理避孕方式,若必须使用药物避孕,建议咨询医生后服用最低有效剂量,并在服药后暂停哺乳24-48小时。期间可提前储存母乳或用配方奶替代,保持规律挤奶避免回奶。日常注意营养均衡,增加汤水摄入维持乳汁质量,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等影响婴儿健康的物质。产后避孕需考虑哺乳特性,建议在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个性化避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