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粘锅内的黑渍可通过小苏打糊、白醋浸泡、柠檬酸清洁、专用清洁剂、沸水煮洗五种方式去除。顽固污渍需避免钢丝球刮擦,防止涂层损伤。
将小苏打与清水按1:2调成糊状,均匀涂抹在黑渍区域静置15分钟。小苏打的弱碱性可分解油脂碳化物,用软布擦拭后,多数日常烹饪形成的焦黑痕迹可清除。此方法对涂层无腐蚀性,适合每月定期深度清洁。
取食用白醋与温水按1:1混合,倒入锅中浸泡2小时。醋酸能溶解钙化水垢和蛋白质沉积,尤其适合清除蒸煮类食物残留的暗沉污渍。浸泡后用海绵擦洗,注意避免醋液接触锅具外侧金属部位以防氧化。
鲜柠檬切片加水煮沸5分钟,利用柠檬酸分解氧化层。此法对高温导致的聚合物黑斑效果显著,煮沸后待水温降至40℃再擦洗,既能软化污垢又保护涂层。每周一次可预防顽固污渍累积。
选择含硅微粒的不粘锅专用清洁剂,其微磨砂成分可物理剥离碳化层而不损伤涂层。使用时需佩戴手套,将清洁剂涂抹后静置10分钟,尼龙刷单向轻刷即可。适用于半年以上未彻底清洁的重度污渍。
锅中加清水淹没污渍区域,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续煮10分钟。高温使有机物碳化层膨胀脱落,配合木铲轻刮即可清除。此方法对烧焦的淀粉类食物残渣特别有效,完成后需立即擦干防止水渍沉积。
日常保养不粘锅建议烹饪后趁余温用温水冲洗,避免骤冷骤热导致涂层龟裂。每月用食用油薄涂锅体养护涂层,存储时悬挂放置减少摩擦。若黑渍伴随涂层剥落或金属基底暴露,需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锅具,摄入剥落涂层碎片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风险。烹饪时控制油温不超过200℃,过度高温会加速涂层老化产生更多顽固污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