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方法除避孕套外,还包括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避孕针、皮下埋植剂、自然避孕法等。选择时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避孕需求及
短效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排卵,避孕成功率超过90%。常见药物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需每日定时服用。适合月经规律、无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女性,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恶心等副作用,长期使用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宫内节育器分为含铜型和激素型,通过干扰受精卵着床或释放孕激素实现避孕。含铜节育器可放置5-10年,激素型如左炔诺孕酮宫内系统有效期3-5年。放置后可能出现经量增多或点滴出血,适合已生育且无盆腔炎症的女性。
避孕针主要成分为长效孕激素,如醋酸甲羟孕酮,每3个月注射一次。其通过抑制排卵和增稠宫颈黏液发挥作用,适合哺乳期或需长期避孕者。可能引起月经紊乱或骨质流失,使用期间需补充钙质并监测骨密度。
皮下埋植剂如依托孕烯植入剂,在上臂皮下放置火柴棒大小的软管,持续释放孕激素3年。避孕效果达99%,取出后生育能力快速恢复。常见副作用为不规则出血,适合需要可逆长效避孕的人群。
自然避孕法通过监测基础体温、宫颈黏液变化推算安全期,需严格记录6个月以上月经周期。避孕成功率约75%-80%,适合月经极规律且能坚持记录的伴侣。排卵期前后需配合屏障避孕,意外妊娠风险较高。
选择避孕方式需综合考虑有效性、便利性及个体适应性。短效避孕药和宫内节育器适合长期避孕需求,避孕针和皮下埋植剂适合中长效避孕,自然避孕法则需严格自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避孕期间出现异常出血或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减少避孕措施带来的代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