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经期需关注保暖卫生、情绪调节、饮食营养、适度运动和疾病预防。
经期盆腔充血易受寒,可能引发痛经或经量异常。避免冷水浴、赤脚踩地,腰腹部可贴暖宝宝,室温建议保持在24-26℃。痛经严重者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或中成药元胡止痛片,每日热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子宫内膜脱落期间宫颈口开放,需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夜间选择420mm加长型。使用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经期性生活。出现瘙痒异味需就医排查阴道炎,可选用甲硝唑栓、克霉唑阴道片或乳酸菌制剂调节菌群。
激素波动易导致焦虑抑郁,血清素水平下降会加重情绪波动。每日进行正念冥想10分钟,听α脑波音乐,补充维生素B6和镁剂。经前综合征明显者可短期服用逍遥丸、加味逍遥丸等疏肝解郁中成药。
铁元素流失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菠菜摄入,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忌食生冷辛辣,推荐红糖姜茶、桂圆红枣汤等温补饮品。腹胀者少量多餐,选择南瓜、小米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健康。
避免倒立、深蹲等增加腹压的运动,游泳可能引发感染。适宜进行经期瑜伽、慢走等低强度运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可咨询医生后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经期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ml,适量食用核桃、三文鱼补充ω-3脂肪酸缓解炎症。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出现经血颜色发黑、持续头痛或严重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周期结束后可进行铁蛋白检测,长期痛经者需超声排查子宫腺肌症等器质性疾病。建立月经周期记录表,监测基础体温变化有助于掌握生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