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病变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或治愈,具体方案需根据病变程度选择手术、药物或物理治疗。
约60%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可自行消退,建议每6个月复查TCT和HPV。持续存在者可选择干扰素栓如辛复宁、保妇康栓等局部用药,或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消除病灶。治疗期间需禁止性生活3个月。
中高级别病变需行宫颈锥切术,常见方式包括冷刀锥切CKC、高频电波刀LEEP和激光锥切。术后病理确诊无浸润癌者,需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6个月可尝试妊娠。40岁以上无生育需求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
确诊宫颈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放疗或化疗。IA1期5年生存率达95%,IIB期采用同步放化疗顺铂+紫杉醇生存率约65%。靶向治疗如贝伐珠单抗可用于复发转移病例。
持续高危型HPV感染需联合治疗,肌肉注射干扰素如运德素300万IU/次配合阴道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如瑞贝生。临床研究显示,接种九价疫苗可使已有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下降70%。
锥切术后2周内避免负重,6周内禁止盆浴。全子宫切除后需佩戴盆底肌修复仪3个月,预防压力性尿失禁。放疗患者需每日阴道冲洗,使用乳酸菌制剂维持微生态平衡。
日常需增加菌菇类含β-葡聚糖、深色蔬果含花青素摄入,每周3次有氧运动提升免疫力。同房全程使用避孕套可降低HPV再感染风险,建议治疗后每半年进行TCT+HPV联合筛查至少3年。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出血需立即就诊,避免延误宫颈残端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