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上环后可能出现阴道出血、腰腹坠痛、月经异常、感染风险及节育器脱落等不良反应,需根据具体症状采取观察休息、药物治疗或手术调整。
放置宫内节育器初期,机械刺激可能引起子宫内膜轻微损伤,导致点滴出血或经期延长。出血量少时可暂观察,持续超过2周需就医排除感染。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止血药如氨甲环酸,或短期使用低剂量雌激素修复内膜。出血量大伴随头晕需立即取出节育器。
子宫对异物产生收缩反应引发下腹隐痛或腰骶酸胀,通常1-3个月逐渐适应。疼痛剧烈可能提示节育器型号不符或位置偏移,超声检查确认后需调整位置。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症状,热敷腹部每日15分钟也能改善不适。
铜离子节育器可能使经量增加30%-50%,孕激素节育器则可能导致闭经。月经周期紊乱多发生在置环后6个月内,贫血患者可补充铁剂,严重者更换为曼月乐等含药环。记录月经日历有助于医生评估调整方案。
操作不当或术后过早性交可能引发盆腔炎,表现为发热、脓性分泌物。确诊后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严重脓肿需腹腔镜引流。置环前筛查生殖道感染,术后2周禁盆浴和性生活可降低风险。
子宫畸形或宫颈松弛者易发生环体脱落,多出现在置入后首次月经期。月经垫上发现环体或超声未见环影需重新放置,反复脱落者可选择吉妮环等固定式节育器。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超声确认位置。
上环后建议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预防贫血,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脱落风险。每日清洁外阴但禁止阴道冲洗,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需急诊处理。不同节育器适应症差异大,医生会根据年龄、生育史推荐合适类型,多数不适症状在3-6个月后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