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避孕药后仍可能怀孕与药物使用不当、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漏服或呕吐腹泻影响吸收等因素有关。
避孕药需严格按说明书服用,短效避孕药需连续21天定时服药,紧急避孕药需在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错误服用时间或剂量不足会导致避孕失败。建议重新核对药品说明书,短效避孕药漏服超过12小时需补服并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部分女性对激素敏感度低,体内代谢速度过快,导致血药浓度不足。体重指数超过30可能降低药物有效性。可考虑更换避孕方式如宫内节育器,或使用含更高剂量左炔诺孕酮的避孕药。
抗生素如利福平、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圣约翰草等会加速避孕药代谢。服药期间需避免这些药物,必须使用时需配合避孕套等屏障避孕法。
服药后2小时内呕吐或严重腹泻会影响药物吸收。紧急避孕药需补服,短效避孕药应按漏服处理。建议选择睡前服药减少呕吐风险,腹泻期间需使用避孕套。
避孕药抑制排卵的有效率约99%,仍有1%概率发生异常排卵。发现月经延迟需及时验孕,确认怀孕后立即就医评估胚胎健康状况。
日常需注意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药物吸收,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减轻药物副作用。服药期间出现异常出血或乳房胀痛需就医调整用药方案。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评估避孕方式适用性,长期服药者可间隔3-5年更换避孕方式。运动方面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药物引起的血栓风险,可选择游泳、瑜伽等温和运动。护理重点包括定期监测血压、肝功能,服药期间戒烟限酒降低心血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