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正确服用时避孕成功率超过99%,但漏服、药物相互作用或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避孕失败。
每日固定时间服用是保证药效的关键。短效避孕药漏服超过12小时,或紧急避孕药服用后2小时内呕吐,均可能影响血药浓度。补救措施包括立即补服并在后续7天加用屏障避孕法,漏服超过2片需启动紧急避孕流程。
抗生素如利福平、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及圣约翰草提取物会加速避孕药代谢。需要长期服用这些药物者,建议改用避孕套或宫内节育器,必要时可联用雌孕激素剂量更高的避孕药。
慢性腹泻、克罗恩病等消化道疾病会影响药物吸收。建议改为阴道环或避孕贴剂等透皮给药方式,严重吸收障碍患者适合使用避孕针剂如甲羟孕酮。
BMI超过30可能降低左炔诺孕酮等孕激素效果。肥胖女性更适合选择含雌激素的复合避孕药,或考虑铜质宫内节育器等非激素避孕方式。
紧急避孕药对已发生排卵者无效,短效避孕药在服药初期也可能出现突破性排卵。同房后72小时内可追加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这是最有效的紧急避孕措施。
服用避孕药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葡萄柚汁影响药物代谢,同时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族。出现严重头痛或下肢肿痛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乳腺和宫颈检查。运动方面推荐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血栓风险。存储药物需避光防潮,旅行时注意时差对服药时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