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期间不建议发生性行为,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不适或影响生理健康。
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性行为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生殖道。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可能诱发盆腔炎或阴道炎。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甲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头孢曲松针对淋球菌,氟康唑适用于真菌感染。
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子宫收缩,性刺激可能加剧痛经症状。部分女性会出现腰骶部酸胀、下腹坠痛,性行为可能加重不适感。缓解疼痛可采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热敷或艾灸关元穴也有助改善血液循环。
经血含有大量脱落内膜组织,容易成为细菌培养基。即使使用避孕套,体液交换仍可能破坏阴道酸碱平衡。建议月经完全结束后再恢复性生活,必要时使用医用级硅胶避孕套降低刺激。
激素波动导致情绪敏感时期,部分女性会产生排斥心理。伴侣应充分尊重意愿,可通过拥抱等非插入式亲密行为维持情感连接。情绪焦虑严重者可短期服用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经量过大者,性行为可能引发异常出血。这类人群需严格避免经期同房,确诊疾病后可采用GnRH-a类药物抑制内膜生长,或通过腹腔镜手术清除异位病灶。
经期保健需注意每日更换4-6次卫生巾,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内裤。饮食多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适量饮用生姜红糖水促进经血排出。避免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推荐进行舒缓的瑜伽猫式或腹式呼吸练习。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妇科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