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可能由激素波动、乳腺导管扩张、乳腺炎、垂体瘤或乳腺癌引起,需结合颜色、性状及伴随症状判断病因。
孕期、哺乳期或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变化可刺激乳腺导管分泌透明或乳白色液体。非妊娠期女性服用避孕药、促排卵药物也可能导致类似现象。治疗需排查药物影响,必要时调整激素类药物剂量,或通过维生素B6调节泌乳素水平。
40岁以上女性常见乳腺导管退行性变,导管内淤积的分泌物可能呈现黄色黏稠液体,偶带血丝。确诊需乳腺超声或乳管镜检查,轻度病例可通过热敷缓解,严重时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
细菌感染引发的乳腺炎多伴随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非哺乳期浆细胞性乳腺炎需穿刺引流联合泼尼松口服,反复发作需手术清创。
垂体泌乳素瘤导致病理性溢乳,多为双侧乳头持续性乳汁样分泌物。血清泌乳素检测超过100ng/ml需核磁共振确诊,药物治疗首选溴隐亭,较大肿瘤需经鼻蝶窦手术切除。
单侧乳头血性溢液需警惕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约10%血性溢液患者确诊为恶性。乳腺钼靶联合活检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案包括保乳手术、全乳切除及靶向药物治疗。
日常避免过度刺激乳头,穿着透气棉质内衣减少摩擦。饮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调节雌激素代谢,补充亚麻籽富含木酚素。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次有助于改善内分泌,出现褐色或血性分泌物应立即乳腺专科就诊。哺乳期女性需注意正确衔乳姿势预防皲裂感染,非哺乳期持续溢液超过1个月需完善激素六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