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炎症、导致子宫内膜异位、加重经期不适、影响伴侣健康。
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阴道内环境改变,细菌更容易侵入子宫。血液是细菌滋生的培养基,同房时外源性病原体可能通过生殖器接触进入女性体内。治疗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头孢曲松钠或左氧氟沙星,同时暂停性生活至月经结束3天后。
经血逆流可能将脱落子宫内膜带入盆腔,增加盆腔炎风险。性行为机械刺激会促进病原体上行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或附件炎。出现发热、下腹痛需就医,轻症可口服多西环素,中重度需静脉注射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栓剂局部治疗。
性高潮时子宫收缩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腹腔,子宫内膜细胞在盆腔种植生长。长期可能造成痛经加重、不孕,确诊需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采用孕三烯酮或GnRH-a类药物,严重者需腹腔镜手术切除异位病灶。
性刺激会促进前列腺素分泌,加剧子宫痉挛性收缩。部分女性会出现头痛、腰骶坠胀感加重,建议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必要时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酮洛芬肠溶片缓解疼痛。
经血可能携带HPV、HIV等病毒,男性尿道口接触会增加感染风险。建议全程使用避孕套,事后用碘伏消毒外生殖器。若出现尿道刺痒、分泌物增多,需排查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
经期应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每日温水清洗外阴1-2次,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禁止游泳、盆浴及剧烈运动。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出血或发热症状需及时妇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和分泌物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