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期应避免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不适或加重经期症状。
经期宫颈口微开,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同房易将细菌带入生殖道。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可能引发阴道炎、盆腔炎。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用药,如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氟康唑对抗真菌感染,严重时需静脉注射抗生素。
经期盆腔充血敏感,性刺激可能加剧子宫收缩导致痛经。部分女性会出现性交后腹痛或出血量增多,建议使用暖水袋热敷小腹缓解痉挛,疼痛明显时可服用布洛芬等前列腺素抑制剂。
性行为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临床数据显示约1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经期同房史。确诊后需采用孕激素疗法、GnRH-a类药物或腹腔镜手术。
经期同房仍存在意外妊娠可能,尤其周期不规律者可能提前排卵。安全措施不可忽视,避孕套能降低感染和怀孕风险,避免使用避孕药干扰激素水平。
经期激素波动易引发情绪敏感,强迫性行为可能造成心理抵触。伴侣应充分尊重意愿,可通过拥抱等非插入式亲密行为维持情感连接。
经期护理需注重营养补充,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适量饮用姜茶缓解不适。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瑜伽拉伸,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2次,勤换卫生巾每4小时更换。出现持续发热、异常分泌物或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排查妇科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