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子女不赡养问题需通过法律维权、沟通协商、社区调解、心理疏导、社会保障五方面解决。
根据民法典第1067条,子女对父母有法定赡养义务。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强制赡养令。收集转账记录、医疗票据等证据,通过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免费律师。胜诉后子女拒不履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工资扣划、财产查封。
组织家庭会议明确赡养需求,制定具体方案如每月支付2000元生活费或轮流照护。借助亲属长辈调解,采用书面协议明确责任分工。注意避免指责性语言,聚焦实际困难如医药费分担、居住安排等现实问题。
向居委会或街道办申请调解,工作人员会入户调查并组织三方会谈。部分地区设有老年维权岗,可协调民政部门提供临时救助。北京等城市试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通过志愿服务兑换未来照护资源。
长期情感忽视易引发抑郁,可联系心理咨询师进行家庭治疗。参加老年大学社交活动转移注意力,培养书法、合唱等爱好。全国老龄办开通12345维权热线,提供专业心理支持和法律咨询。
申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龄津贴等政策性补贴。失能老人可评估护理需求等级,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优先获得上门巡诊、慢病管理等服务。
日常保持适度散步、八段锦锻炼增强体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独居老人安装紧急呼叫装置,与邻居建立互助关系。社区老年食堂提供助餐服务,民政部门对特困老人发放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保留子女通讯记录和医疗支出凭证,定期复查慢性病控制情况,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