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导致激素紊乱、血栓风险增加、肝功能异常、月经失调及代谢异常,需定期监测并调整用药方案。
避孕药含合成雌激素和孕激素,持续使用会抑制卵巢自然分泌功能。部分女性出现乳房胀痛、情绪波动或性欲下降。建议每服药3-6个月后停药1-2个月,或改用低剂量制剂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定期检测性激素六项,出现严重症状需改用屏障避孕法。
雌激素成分会升高凝血因子浓度,吸烟者、肥胖人群风险更显著。表现为下肢肿痛、突发胸痛时需立即就医。可替换为纯孕激素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高风险人群建议选择避孕套。服药期间每日饮水量需达2000ml以上。
药物代谢加重肝脏负担,可能引发转氨酶升高。服药前需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服药后每半年监测肝功能。出现黄疸、乏力时应停药,改用铜质宫内节育器。护肝可补充水飞蓟素,避免与酒精、对乙酰氨基酚同服。
长期用药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变薄,停药后出现闭经或经量减少。连续用药超过5年者,建议间隔使用天然黄体酮胶囊调节周期。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低于5mm时,需暂停用药并补充维生素E。
部分女性会出现血糖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选择新型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代谢影响较小,配合有氧运动每周3次快走或游泳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长期避孕药使用者需保持钙质摄入每日800mg乳制品,补充叶酸预防维生素B9缺乏。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钠潴留,推荐食用西芹、冬瓜等利尿食物。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乳腺检查,40岁以上女性建议逐步过渡到非激素避孕方式。突发剧烈头痛或视觉异常需立即停药就医,可能存在颅内静脉窦血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