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女性可选择特定类型避孕药,需注意药物成分对乳汁的影响。
单纯孕激素避孕药如炔诺酮通常适用于哺乳期,这类药物不会显著抑制泌乳。孕激素通过改变宫颈黏液粘稠度和子宫内膜环境达到避孕效果,哺乳期使用需在产后6周开始,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以维持血药浓度稳定。
含雌激素的复合避孕药如妈富隆可能减少乳汁分泌量,哺乳期前6个月应避免使用。雌激素会通过负反馈抑制催乳素分泌,影响乳汁产量,同时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内分泌系统。
哺乳期可优先选择屏障避孕法避孕套、子宫帽或铜质宫内节育器。这些方法无激素干扰风险,避孕套还能预防性传播疾病,铜环避孕效果可持续5-10年且不影响母乳质量。
如需服用孕激素避孕药,建议在哺乳后立即服药,使下次哺乳时药物浓度降至最低。药物峰值浓度通常出现在口服后2-4小时,合理安排哺乳与服药时间间隔可减少婴儿药物暴露量。
使用避孕药期间需观察婴儿体重增长、黄疸情况及哺乳频率。出现乳汁量明显减少或婴儿异常烦躁、嗜睡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必要时更换避孕方式。
哺乳期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如每日500ml牛奶、50g瘦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乳酸堆积影响乳汁口感。护理方面注意乳头清洁,使用纯棉哺乳文胸,每2-3小时规律排空乳房维持泌乳量。避孕药存放需远离儿童接触,避免高温潮湿环境导致药物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