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引发月经紊乱、血栓风险增加、肝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及情绪波动等问题。
避孕药通过激素调节抑制排卵,持续使用可能干扰子宫内膜正常脱落周期,导致经量减少、闭经或突破性出血。处理方法包括停药观察3个月经周期,或更换为低剂量孕激素制剂,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定期妇科超声检查可评估内膜状态。
雌激素成分会激活凝血因子,服药6个月后静脉血栓发生率升高2-4倍。肥胖、吸烟者风险更高。建议改用纯孕激素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或采取非药物避孕方式。出现下肢肿痛需立即就医排查深静脉血栓。
药物代谢加重肝脏负担,可能引发转氨酶升高。每3个月应检测肝功能,异常者需停用并服用护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建议乙肝携带者选择屏障避孕法替代。
外源激素持续摄入会抑制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停药后可能出现排卵延迟。辅助手段包括服用肌醇改善卵子质量,或使用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进行周期调理。备孕前建议提前3个月停药。
孕激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诱发焦虑、抑郁症状。可尝试更换含屈螺酮成分的避孕药,配合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调节。严重情绪障碍需心理干预联合SSRI类药物。
长期服药期间应保证每日钙摄入1000mg牛奶300ml+绿叶蔬菜200g,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钠潴留。推荐游泳或瑜伽改善循环,每半年进行乳腺和宫颈癌筛查。突发剧烈头痛或视觉异常需立即停药就医,警惕垂体微腺瘤风险。避孕药具选择应个体化评估,35岁以上吸烟女性建议改用铜T型宫内节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