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霉菌性阴道炎可能影响胎儿健康,需及时干预治疗,主要风险包括早产、新生儿鹅口疮及产道感染。
霉菌性阴道炎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早产概率。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阴道片等局部抗真菌药物,避免口服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干燥。
分娩时胎儿经产道接触念珠菌,可能导致口腔或皮肤感染。产前1-2周可选用硝酸咪康唑软膏进行预防性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观察口腔白斑,必要时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抹。
孕期免疫力下降可能使霉菌上行感染至宫腔。除药物治疗外,需每周复查阴道分泌物,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氟康唑静脉滴注,同时补充乳杆菌制剂恢复菌群平衡。
妊娠期禁用口服唑类药物,首选B类外用药物如克霉唑。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配偶需同步使用克霉唑乳膏预防交叉感染,连续用药7-10天为一疗程。
孕期高雌激素环境易致反复发作。建议穿纯棉透气内裤,每日更换;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高糖饮食;每月进行1次白带常规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孕期霉菌性阴道炎护理需注重饮食调节,增加酸奶、纳豆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避免甜食及精制碳水化合物的过量摄入。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但避免剧烈运动。使用pH3.8-4.5的专用洗液清洁外阴,睡眠时选择左侧卧位改善会阴部血液循环。若出现瘙痒加重或分泌物异常增多,需在24小时内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