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异常分泌物、瘙痒疼痛、排尿异常、皮肤病变及全身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原体类型针对性治疗。
阴道炎或性传播疾病可能导致白带颜色、质地或气味改变。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呈黄绿色泡沫状,细菌性阴道病则伴随鱼腥味灰白色分泌物。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如甲硝唑治疗滴虫感染,克林霉素乳膏用于细菌性阴道炎,真菌感染可使用克霉唑栓剂。
外阴瘙痒灼痛常见于念珠菌感染或生殖器疱疹。念珠菌感染伴随豆腐渣样分泌物,疱疹病毒则引起簇集水疱伴神经痛。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口服配合局部用药,疱疹需阿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软膏缓解。
淋病或衣原体感染易引发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淋球菌感染需头孢曲松肌肉注射联合阿奇霉素口服,衣原体感染首选多西环素。排尿不适期间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咖啡因饮料刺激尿道。
梅毒硬下疳表现为无痛性溃疡,尖锐湿疣呈现菜花样赘生物。二期梅毒需苄星青霉素每周肌注,尖锐湿疣可采用冷冻、激光或鬼臼毒素局部治疗。病变期间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避免搔抓导致扩散。
艾滋病或系统性感染可能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关节痛等全身反应。HIV感染需终身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组合。出现持续发热需及时血常规、病原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日常需注意棉质内裤每日更换,避免盆浴交叉感染,性行为使用避孕套。饮食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食物,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异常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分泌物检测、PCR或血清学检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盆腔炎、不孕等严重并发症。经期前后免疫力下降时更需加强个人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