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出水可能由激素波动、乳腺导管扩张、乳腺炎、垂体瘤或乳腺癌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孕期或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变化会刺激乳腺导管分泌透明或淡黄色液体。哺乳期女性断奶后也可能持续数月泌乳。这种情况通常无需治疗,避免频繁挤压乳头,穿戴宽松内衣减少刺激。若伴随闭经或头痛需排查垂体功能异常。
40岁以上女性因乳腺导管退行性变可能产生黏稠的绿色或黑色分泌物。局部热敷可缓解导管堵塞,严重时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日常避免摄入含甲基黄嘌呤的咖啡、巧克力等食物。
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会导致脓性分泌物,常见于哺乳期。口服头孢类抗生素7-10天,配合冷敷减轻肿痛。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乳腺脓肿,需穿刺引流。哺乳前后需清洁乳头,保持泌乳通畅。
催乳素瘤压迫垂体使催乳素异常升高,导致双侧乳头持续泌乳。核磁共振确诊后,口服溴隐亭缩小肿瘤,较大肿瘤需经鼻蝶窦手术切除。定期复查激素水平,避免使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类精神药物。
导管内乳头状癌会出现血性分泌物,伴随乳头凹陷或橘皮样改变。需穿刺活检确诊,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全乳切除或靶向治疗。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超90%,每月自检乳房,40岁以上每年做乳腺钼靶检查。
日常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其中的吲哚-3-甲醇有助于调节雌激素代谢。适度进行扩胸运动改善乳腺循环,避免熬夜和高压生活。分泌物持续超过1周、带血或单侧发生时应立即就诊,切忌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哺乳期女性需注意正确衔乳姿势,预防乳头皲裂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