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需要定期更换,长期穿着可能引发皮肤刺激、细菌感染或妇科/男科疾病,建议每3-6个月更换一次。
内裤长期穿着会积累汗液、皮脂和分泌物,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微生物可能引发尿路感染或外阴炎症。日常需用60℃以上热水烫洗,严重时可用含氯漂白剂消毒。
棉质内裤纤维约洗涤30次后开始硬化,失去吸湿透气性。合成纤维则容易因摩擦产生微塑料颗粒。选择莫代尔或竹纤维材质,洗涤时翻面并用中性洗涤剂手洗可延长寿命。
松紧带氧化断裂会导致内裤移位摩擦皮肤,增加股癣风险。当腰围拉伸后无法回弹至原长度80%时需更换。运动时建议穿着宽边无痕内裤减少压迫。
经血、分泌物造成的色素沉积可能刺激敏感部位皮肤。小苏打溶液浸泡可淡化陈旧污渍,但出现发黄板结时应立即淘汰。经期建议使用一次性内裤。
孕产妇需选择高腰托腹款,术后患者应穿灭菌纯棉款。糖尿病患者宜选银离子抗菌材质,每天更换2-3次。特殊时期可备7-10条轮换使用。
日常可选择含蔓越莓、益生菌的护理液清洗私处,穿着前用电吹风低温烘干缝隙。运动后及时更换纯棉吸湿内裤,避免穿丁字裤超过8小时。储存时用透气收纳盒分隔放置,樟脑丸需用茶包隔离。经期、性生活后或腹泻期间应增加更换频率,皮肤敏感者优先选择未染色原棉材质。出现瘙痒、皮疹等症状需就医排查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