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早熟表现为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可能由遗传、环境激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肥胖或肿瘤等因素引起。
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隆起、乳晕着色,可能与接触含雌激素的护肤品或食物有关。需排查卵巢肿瘤或外源性激素摄入,通过骨龄检测和激素水平评估干预必要性,必要时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
男孩9岁前睾丸容积≥4ml或阴茎增长,常见于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睾丸肿瘤。超声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抑制治疗可选用甲羟孕酮或环丙孕酮,同时需监测骨龄加速情况。
两性儿童在6-7岁出现阴毛/腋毛,多与肾上腺功能早现相关。检测DHEAS水平判断肾上腺来源,非进行性早熟可观察,进行性早熟需采用糖皮质激素抑制治疗。
生长速度年超6cm伴骨龄超前2年以上,提示下丘脑错构瘤等中枢性早熟可能。MRI检查明确病因,抑制方案包括亮丙瑞林每月注射,配合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女孩10岁前月经来潮需警惕McCune-Albright综合征。盆腔超声观察子宫发育,GnRH激发试验鉴别真性早熟,治疗需抑制雌激素分泌并延缓骨骺闭合。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加重早熟风险,减少高糖高脂饮食如炸鸡、奶茶的摄入,增加跳跃类运动促进骨骼健康。避免接触双酚A塑料制品和含邻苯二甲酸盐的玩具,定期监测发育进度,发现异常及时到儿童内分泌科就诊评估。保证每日500ml牛奶补充钙质,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以维持正常生长激素分泌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