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妇科病检查需结合临床症状选择妇科常规、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测,常见方法包括妇科内诊、超声检查、白带常规、HPV筛查、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医生触诊观察外阴、阴道及宫颈状况,适用于阴道炎、宫颈糜烂等体表病变初筛。检查前需排空膀胱,避开月经期,使用一次性窥器可降低感染风险。发现异常需进一步做阴道镜或活检,疑似尖锐湿疣需同步进行醋酸白试验。
经腹或经阴道超声能识别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疾病。经腹超声需憋尿使膀胱充盈,经阴道超声则需排空膀胱,分辨率更高。三维超声可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普勒超声能检测子宫血流异常,检查无创但妊娠早期慎用阴道探头。
取阴道分泌物检测清洁度、pH值及病原体,诊断霉菌性、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采样前24小时避免性生活及阴道灌洗,线索细胞阳性提示细菌性阴道病,芽生孢子检出需抗真菌治疗,合并瘙痒需加做支原体培养。
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PV分型检测,30岁以上建议每3年筛查一次。高危型HPV持续感染需阴道镜活检,16/18型阳性直接转诊,其他型别可观察随访。接种HPV疫苗后仍需定期筛查,液基细胞学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
经期第2-4天抽血查FSH、LH等六项,判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围绝经期状态。AMH检测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催乳素升高需排除垂体瘤,黄体期孕酮不足提示黄体功能缺陷。甲状腺激素异常可能引发月经紊乱,需内分泌科协同诊疗。
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盆浴和游泳。饮食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食物,减少高糖辛辣刺激。每周3次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40岁以上建议增加骨密度检测。出现异常出血、持续腹痛或分泌物异味应及时复查,长期服用抗生素者需预防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