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功能差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毒素暴露、内分泌紊乱、卵巢手术史、自身免疫疾病等原因引起。
染色体异常如特纳综合征、FMR1基因突变等可直接导致卵巢储备下降。部分患者存在家族性早绝经史,卵泡数量先天不足。治疗需结合激素替代疗法如雌二醇+黄体酮、辅助生殖技术IVF或卵子捐赠,同时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长期接触双酚A、农药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会加速卵泡凋亡。烟草中的多环芳烃可使卵巢早衰风险增加3倍。需立即脱离污染环境,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E400IU/日、辅酶Q10200mg/日,必要时采用冻卵保存生育力。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卵泡发育障碍,高泌乳素血症会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需通过二甲双胍调节胰岛素抵抗,溴隐亭降低泌乳素水平,配合FSH注射如果纳芬75-150IU促进卵泡生长。
卵巢囊肿剔除术、放疗≥5Gy会不可逆破坏卵巢组织。术前可考虑GnRH-a保护卵泡,术后使用脱氢表雄酮DHEA25mgtid改善卵巢反应性,严重者需转向胚胎冻存等生育力保存方案。
抗卵巢抗体攻击卵母细胞,常见于桥本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抑制剂泼尼松10mg/日联合IVIG治疗有效,需同步控制原发病,监测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变化。
日常需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3次有氧运动快走、游泳改善卵巢血流。避免熬夜23点前入睡,每年检测AMH和窦卵泡计数。中药调理可选菟丝子15g+女贞子10g煎服,但需避开月经期。出现闭经或潮热症状应及时就诊生殖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