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避孕套会增加妇科病风险,主要与细菌感染、病毒传播、阴道微生态破坏、交叉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相关。
性行为中未使用避孕套时,男性尿道或包皮内的细菌可直接进入女性阴道。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可能引发细菌性阴道炎或尿道炎。治疗方法包括甲硝唑栓剂阴道给药、克林霉素口服抗生素、乳酸菌制剂调节菌群。同房前后用温水清洗外阴可降低风险。
HPV、HSV-2等病毒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播。避孕套能阻隔70%以上病毒传播,无保护性行为会使宫颈癌风险增加3倍。建议接种HPV疫苗,定期做TCT检查,局部使用干扰素凝胶。出现尖锐湿疣需冷冻或激光治疗。
精液pH值7.1-8.2会破坏阴道酸性环境pH3.8-4.5,导致乳杆菌减少。连续3天使用益生菌栓剂,补充蔓越莓提取物,避免灌洗阴道。同房后及时排尿可减少尿路感染几率。
伴侣携带霉菌、滴虫时,无保护性行为会造成反复感染。确诊后需双方同时治疗,如氟康唑口服抗真菌、替硝唑杀灭滴虫。治疗期间避免同房,内衣煮沸消毒,避免使用公共浴具。
频繁无保护性行为会消耗阴道IgA抗体,使黏膜防御力下降。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保证7小时睡眠,经期禁止同房。长期反复感染需检查血糖排除糖尿病。
日常需选择棉质透气内裤,经期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每周3次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张力,饮食多摄入含花青素的蓝莓、紫甘蓝等抗氧化食物。出现异常分泌物或瘙痒超过3天应做白带常规检查,避免自行使用洗剂破坏酸碱平衡。伴侣包皮过长者建议尽早行包皮环切术,性行为前双方清洗外生殖器可降低60%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