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果肉发黑可能由氧化反应、低温冻伤、真菌感染、机械损伤或成熟过度引起。
梨切开后果肉接触空气,多酚氧化酶催化酚类物质形成黑色素。用柠檬汁浸泡切面或真空密封保存可减缓氧化,已变黑部分不影响食用但需去除苦涩部位。
冷藏温度低于0℃会导致细胞破裂释放酚类物质。选择8-10℃储存,冻伤梨可制作梨膏:去皮切块加冰糖熬煮,每日取10克冲服润肺。
链格孢菌等病原体侵染形成黑腐病,病斑处有霉味。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严重时整果丢弃。购买时注意果柄无霉斑、表皮无凹陷。
运输碰撞使细胞破损释放酶类物质。轻微淤伤可切除变黑部分,深度损伤需用5%盐水浸泡10分钟杀菌后尽快食用。
果糖转化酶持续作用导致褐变。选择硬度和甜度适中的梨,常温放置不超过3天。过熟梨可加百合炖煮:取梨1个、百合20克、水500毫升煮沸转小火20分钟。
日常储存梨避免与苹果乙烯接触,表皮完好的梨用报纸包裹后阴凉通风存放。出现大面积黑斑伴异味需丢弃,轻微变色可制作蜂蜜梨茶:黑变部分挖除后切块,加蜂蜜20克、红茶3克热水冲泡。每周食用2-3次梨有助于补充膳食纤维,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