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不建议直接用盐水冲洗,可能破坏酸碱平衡加重症状,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处理方式。
霉菌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是常见诱因,表现为白带异常伴随瘙痒。确诊需妇科检查及分泌物化验,治疗采用克霉唑栓剂霉菌、甲硝唑凝胶细菌等药物,合并严重感染可口服氟康唑或替硝唑。
卫生巾、洗涤剂等接触性过敏会导致局部红肿刺痒。立即停用过敏原后用清水清洗,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症状,反复发作需做斑贴试验明确过敏源。
外阴湿疹或硬化性苔藓引发顽固性瘙痒,表现为皮肤增厚或白斑。使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局部涂抹,夜间配合口服氯雷他定,严重病例需激光或光疗。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导致外阴干燥瘙痒,可短期应用雌三醇乳膏修复黏膜,配合维生素E软胶囊口服,日常使用无敏保湿剂如凡士林。
糖尿病或肝胆疾病会引发全身性瘙痒,需检测血糖和肝功能。控制原发病同时,局部涂抹薄荷脑洗剂止痒,避免抓挠引发感染。
日常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饮食增加酸奶、纳豆等益生菌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每天温水清洗1次即可,过度清洁反而破坏保护屏障。瘙痒持续3天不缓解或出现溃疡、出血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用盐水、肥皂等刺激性物质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