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服用紧急避孕药需谨慎,药物成分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建议优先选择屏障避孕方式。
紧急避孕药主要含左炔诺孕酮或米非司酮,这些激素成分可能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左炔诺孕酮单次剂量1.5mg时,哺乳需暂停3-4天;米非司酮因半衰期更长,建议停药后7天再哺乳。乳汁中药物浓度虽低,但可能干扰新生儿内分泌系统。
哺乳期推荐使用铜制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达99%且不影响乳汁质量。短效避孕药可选择仅含孕激素的迷您丸,如炔诺孕酮0.35mg每日一片。屏障法如避孕套配合杀精剂,正确使用有效率可达95%。
必须用药时,应在哺乳后立即服用,并间隔12小时再哺乳。选择单次剂量左炔诺孕酮比米非司酮更安全,服药后8小时内挤空乳汁丢弃。两次哺乳间隔拉长至6小时以上,减少婴儿暴露风险。
用药后观察婴儿是否出现烦躁、腹泻或乳房发育异常。定期检测母乳中激素水平,必要时进行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筛查。出现异常应立即停喂并就医,儿科内分泌科检查更为稳妥。
产后42天可放置含铜节育器,哺乳期子宫敏感需专业医生操作。自然避孕法配合基础体温监测,排卵测试纸准确率可达90%。产后6周开始注射甲羟孕酮避孕针,每12周一次不影响哺乳。
哺乳期饮食应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饮用500ml牛奶或equivalent钙片。适度快走或瑜伽维持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影响乳汁分泌。护理时注意清洁,用药期间使用吸奶器维持泌乳量,储存的母乳需标注用药时间。定期妇检跟踪子宫内膜情况,紧急避孕药每年使用不超过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