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粒可通过水杨酸软膏、维A酸乳膏、抗生素软膏等药物改善,通常由皮脂腺堵塞、角质代谢异常或局部感染引起。
水杨酸具有溶解角质和抗炎作用,能促进表皮脱落,疏通堵塞的毛囊口。适用于轻微脂肪粒,使用时可能出现局部干燥脱屑,需避免接触眼周黏膜。皮肤敏感者建议先小面积试用。
维A酸通过调节角质细胞分化减少毛囊角化过度,对顽固性脂肪粒效果显著。可能出现红斑、灼热感等刺激反应,建议夜间避光使用。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禁用。
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物适用于伴随红肿的感染性脂肪粒,能抑制细菌繁殖减轻炎症。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两周。使用前需清洁患处。
过度使用油腻护肤品或清洁不彻底会导致皮脂堆积,形成粟丘疹样病变。建议选用清爽型护肤品,每日用温和洁面产品清洁,避免机械摩擦刺激。
皮肤更新周期紊乱时,脱落角质易堵塞毛孔形成白色小囊肿。定期去角质护理有助于预防,可选择含乳酸或尿素的护肤品改善角质代谢。
脂肪粒护理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避免自行挤压以防感染扩散;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若脂肪粒持续增大、发炎或数量增多,建议到皮肤科进行专业挑除或激光治疗。日常注意眼部卸妆彻底,选择无油配方的眼霜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