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感冒多数情况下可以服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哺乳期安全药物。主要影响因素有药物成分、哺乳需求、症状严重程度、过敏史及用药时机。
哺乳期用药需避免影响乳汁分泌或婴儿健康的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是哺乳期安全退热药,部分复方感冒药含伪麻黄碱可能减少奶量。中成药如板蓝根颗粒相对温和,但需确认不含哺乳期禁忌成分。
纯母乳喂养者用药需更谨慎,可选择局部用药替代口服。鼻塞可用生理盐水喷鼻,咽喉痛适合淡盐水漱口。如需口服药物,建议服药后3-4小时再哺乳,或选择哺乳后立即服药。
轻微流涕咳嗽可通过多饮水、蒸汽吸入缓解。体温超过38.5℃或合并细菌感染时,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等哺乳期安全抗生素。病毒性感冒通常无需抗病毒治疗。
有药物过敏史的产妇应主动告知避免使用同类药物。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阿莫西林,可改用头孢类抗生素。服药后观察母婴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产后1周内身体恢复期尽量采用物理降温。剖宫产产妇需注意感冒药与术后药物的相互作用。夜间咳嗽严重可睡前服用右美沙芬,但需暂停哺乳6小时。
产后感冒期间建议保持每日2000ml温水摄入,食用梨、白萝卜等润肺食材。居室保持50%-60%湿度,每日通风2次。体温持续3天不退或出现脓痰、耳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哺乳前清洁双手及乳房,感冒期间可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缩短病程,但避免过量摄入影响乳汁酸碱度。产后体质较弱,痊愈后建议进行温和的产褥操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