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绝经年龄通常在45-55岁之间,中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为49.3岁。绝经时间受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慢性疾病、卵巢手术史、生育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母亲绝经年龄对女儿有显著影响。若母亲早于40岁绝经,女儿早绝经风险增加3倍;若母亲晚于55岁绝经,女儿晚绝经概率提升50%。家族中存在卵巢早衰病史者,绝经可能提前至35-40岁。
长期吸烟女性绝经年龄平均提前1.5-2年,烟草中尼古丁会加速卵泡耗竭。每周运动3次以上者绝经延迟1-2年,规律运动可改善卵巢供血。体重指数低于18.5或高于30均可能导致绝经异常。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绝经年龄平均推迟2年,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持续偏高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者40岁前绝经风险增加40%,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能导致卵巢功能早衰。
单侧卵巢切除可使绝经年龄提前1-2年,双侧切除直接导致手术性绝经。子宫切除术虽保留卵巢,但可能因血供减少使绝经提前1年左右。放疗化疗会不可逆损伤卵巢功能。
初潮年龄≤11岁者绝经较晚,每推迟1年初潮绝经年龄延后0.6年。未生育女性比经产妇早绝经1-2年,哺乳期排卵抑制具有保护卵巢作用。多次流产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
围绝经期女性建议每日摄入800mg钙质与400IU维生素D,可通过乳制品、深绿色蔬菜补充。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缓解潮热症状。保持大豆异黄酮每日摄入50mg以上,豆腐、豆浆等食物含天然植物雌激素。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睡前可练习腹式呼吸改善睡眠质量。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