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会减少乳腺癌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早已经证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西方人,与亚洲人摄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制品的饮食习惯有关。欧美国家的饮食中一般不含大豆及大豆制品,大豆异黄酮摄入量过少。 有学者研究了上海市5042名20岁~7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吃豆制品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该研究结果2009年发表在美国权威医学杂志《JAMA》上。对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女性进行的膳食与乳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也显示,大豆有显著预防乳腺癌发生的作用。
日本的研究结果亦显示,自青春期就经常食用含有大豆异黄酮益生菌饮料的日本妇女,乳腺癌的发生率降低了。Wada等教授在对日本高山市女性的大豆异黄酮摄入量和患乳腺癌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具有较高的大豆及大豆制品摄入量的女性,绝经前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对较低;同时,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适量服用大豆异黄酮补充剂,也有助于乳腺癌的治疗。2008年《英国癌症杂志》上也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大豆中的异黄酮不但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尤其在大豆类食品消费量较高的亚洲人群中。
尽管在一些体外细胞系和动物研究中发现,部分纯大豆异黄酮会促进肿瘤的生长。但没有表明大豆会导致癌症。因为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种类繁多,作为单体,对癌细胞表现为部分刺激和部分抑制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人类和动物在异黄酮的效应方面有所不同,饮食中的大豆和实验中的异黄酮效应同样不同。
植物雌激素具有双向平衡效应 植物雌激素除了能抵消体内过多的有害雌激素外,当人体生理雌激素不足时也具有替代作用,这就是雌激素效应的“双向调节”作用,既避免了有害刺激,又能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 近期的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的这种对雌激素的双向平衡效应,能显著影响与雌激素相关的肿瘤发生。当染料木素(大豆异黄酮的一种成分)与雌激素在体内同时作用于靶器官时,两者能竞争性结合体内雌激素受体,从而显著降低雌激素相关肿瘤的发病率。而当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太高时,大豆异黄酮表现出抗雌激素的效应。大豆异黄酮除了具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外,还可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征、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等。
由此可见,“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长期、适量食用大豆食品或粗制品,可以有效预防乳腺癌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