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可通过定期复查、药物治疗、穿刺活检、微创手术、传统手术等方式治疗。乳腺肿块可能与内分泌失调、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因素有关。
体积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良性肿块,通常建议每3-6个月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复查期间需观察肿块大小、形态变化,同时配合医生进行触诊评估。日常应避免穿戴过紧内衣,减少咖啡因摄入。
适用于由激素波动引起的乳腺增生或炎症性肿块。常用药物包括乳癖消片可缓解胀痛,红金消结胶囊帮助散结,他莫昔芬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肿块。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对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性质的肿块,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该操作可鉴别肿块良恶性,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可能出现局部淤青,24小时内避免沾水,一周内禁止剧烈运动。
针对3厘米以下的良性肿瘤,可采用真空辅助旋切术或射频消融术。通过3-5毫米切口完整切除病灶,疤痕隐蔽且住院时间短。术后需加压包扎48小时,两周内避免提重物或上肢大幅度活动。
适用于恶性肿块或直径超过5厘米的良性肿瘤。根据情况选择肿块切除术、象限切除术或全乳切除术,术中可能需配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需放置引流管,定期换药并监测有无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乳腺肿块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豆制品摄入,限制高脂肪食物。每月月经结束后一周进行乳房自检,发现肿块增大、皮肤凹陷或乳头溢液等情况及时就诊。术后康复期可进行轻柔的上肢伸展运动,但需避免剧烈扩胸动作。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专项体检,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35岁开始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