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通常能缓解痛经,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释放内啡肽并缓解子宫痉挛。痛经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子宫收缩过强、盆腔充血等因素有关,运动干预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痛经程度调整。
运动时身体会释放内啡肽,这种天然镇痛物质能减轻痛感。快走、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可放松盆底肌肉,改善子宫供血,减少前列腺素堆积引发的痉挛。经期前一周开始规律运动效果更明显,建议选择3-5次每周、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避免剧烈跑跳增加盆腔压力。
体质虚弱或痛经严重者运动可能加重不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病理性痛经患者,运动后若出现头晕、呕吐需立即停止。此类情况需优先治疗原发病,待急性期过后再尝试温和的伸展运动。经期第1-2天出血量大时,可改为腹式呼吸或冥想等静态调节方式。
建议结合热敷与饮食调理增强效果,经期避免生冷食物,适量补充镁元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记录月经周期与运动反应,帮助识别最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若运动后痛经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