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性欲减退可能由心理压力、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
长期工作压力、焦虑或抑郁会抑制睾酮分泌,降低性冲动。情感冲突、伴侣关系紧张也可能导致心理性性欲减退。部分男性因对性表现过度担忧形成恶性循环,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或夫妻沟通缓解压力。
睾酮水平下降是常见生理原因,40岁后男性睾酮每年递减1%-2%。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瘤等疾病也会影响激素分泌。伴随疲劳、肌肉量减少等症状时,需检测血清睾酮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会损伤血管和神经功能。心血管疾病患者因担心性生活诱发意外而主动回避,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可能伴随性交疼痛。这类情况需优先控制基础疾病。
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降压药如倍他乐克、抗雄激素药物如非那雄胺可能干扰性欲调节机制。部分化疗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也会产生类似副作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长期熬夜、酗酒会扰乱内分泌节律,尼古丁会减少阴茎血流量。缺乏运动导致肥胖时,脂肪组织将睾酮转化为雌激素。建议保持23点前入睡,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控制BMI在18.5-24之间。
改善性欲需综合调理,每日保证30克坚果补充锌元素,深海鱼类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控制力,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伴侣共同参与治疗时,应避免指责性语言,建立非性接触的亲密行为。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随晨勃消失,需到男科进行夜间阴茎勃起监测和生殖激素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