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防晒霜需根据肤质、使用场景和成分需求综合判断,主要考虑防晒指数、质地类型、防水性能、敏感肌适用性和附加功效等因素。
日常通勤可选择SPF30左右、PA+++的防晒霜,能阻挡大部分紫外线。户外活动或高原地区建议使用SPF50+、PA++++的高倍防晒,并每2小时补涂一次。物理防晒剂如氧化锌对皮肤刺激较小,化学防晒剂肤感更轻薄但可能引起敏感。
油性肌肤适合清爽的啫喱或摇摇乐质地,含控油成分的防晒霜能减少闷痘风险。干性肌肤可选择乳霜或乳液质地,含透明质酸等保湿成分的防晒产品。混合肌可分区使用不同质地,T区用清爽型,两颊用滋润型。
游泳或运动出汗时需选择明确标注防水功能的防晒霜,通常能维持40-80分钟防水效果。防水型防晒需用卸妆产品清洁,避免残留堵塞毛孔。日常非出汗场景可选择普通型,减少清洁对皮肤的负担。
敏感肌应避开含酒精、香精、防腐剂的防晒产品,优先选择物理防晒或专为敏感肌设计的医学防晒。使用前在耳后或手腕测试,出现泛红刺痛应立即停用。术后修复期建议选择械字号防晒产品。
需要抗老化可选择含抗氧化成分的防晒霜,如维生素E、虾青素等。提亮肤色可用含润色效果的防晒隔离,但深色皮肤需注意是否假白。儿童防晒应选择纯物理配方,避免化学防晒剂对幼嫩皮肤的刺激。
除正确选择防晒产品外,建议配合遮阳帽、太阳镜等物理遮挡方式加强防护。阴天紫外线强度仍可达晴天的70%,室内靠近窗户位置也需涂抹防晒。开封后的防晒霜有效期通常为6-12个月,隔年防晒霜因成分降解可能导致防护力下降。敏感肌可先在手腕内侧试用,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大面积使用。日常清洁防晒霜时,防水型产品需用卸妆油充分乳化,避免残留引发闭口或痘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