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典型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盆腔疼痛、排尿异常及性交疼痛。早期可能无明显表现,随着病情进展症状逐渐显现。
非经期阴道出血是子宫颈癌最典型信号,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交后、绝经后出血或经期延长。出血量从点滴状到大量出血不等,癌组织侵犯血管时可能出现突发性大出血。早期出血多由癌变组织脆性增加导致,晚期则与肿瘤侵蚀大血管相关。
约80%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改变,初期为稀薄水样白带,随着肿瘤坏死感染可发展为脓血性、米泔样分泌物,伴有腐臭味。分泌物增多与宫颈腺体受癌细胞刺激分泌亢进有关,合并感染时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
中晚期患者常见下腹持续性钝痛或坠胀感,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及大腿。肿瘤侵犯宫旁组织或压迫神经丛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会出现单侧下肢水肿。疼痛程度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需与盆腔炎性疾病鉴别。
肿瘤压迫膀胱或侵犯输尿管可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严重者出现血尿或肾积水。膀胱镜检查可见癌组织浸润膀胱三角区,这类症状提示疾病已进展至III期以上,常伴有输尿管梗阻导致的肾功能损害。
宫颈局部癌变组织在性交时受到机械刺激,引发锐痛或灼痛感。随着肿瘤向阴道穹窿浸润,疼痛会持续加重并可能伴随出血。该症状在年轻患者中更为显著,是早期就诊的重要预警信号。
建议30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宫颈TCT和HPV联合筛查,接种HPV疫苗可预防70%以上宫颈癌。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过早性生活、戒烟等生活干预能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妇科检查,通过阴道镜活检明确诊断。早期患者通过手术或放疗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日常注意观察月经变化,选择纯棉内裤并避免频繁使用护垫,出现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