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过敏通常由材质刺激、化学添加剂、皮肤敏感、使用不当或卫生条件差等因素引起。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红肿、皮疹或灼烧感,多数可通过更换产品、加强护理等方式缓解。
卫生巾表层常见的化纤材质如聚丙烯、聚乙烯可能摩擦皮肤,部分人群对合成纤维敏感。纯棉材质透气性更好,但劣质棉絮残留化学漂白剂也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皮肤屏障受损者更易出现刺痒或脱屑反应。
卫生巾中的荧光增白剂、香精、吸水树脂等成分是常见致敏原。荧光剂可能通过黏膜吸收引发免疫反应,香精中的苯甲醇等化合物会导致局部过敏。部分产品添加的清凉成分如薄荷醇会刺激敏感皮肤。
经期女性外阴皮肤处于充血敏感状态,角质层屏障功能下降。特应性皮炎、湿疹患者或激素水平波动者更易过敏。反复抓挠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出现渗出性皮疹或毛囊炎。
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会使经血与添加剂混合发酵,滋生细菌加重刺激。夜间使用超厚卫生巾影响透气,运动时摩擦加剧皮肤损伤。错误使用含药物卫生巾可能破坏菌群平衡。
经期免疫力降低时,外阴潮湿环境易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劣质卫生巾微生物超标,或存放于潮湿环境导致霉变,接触后可能引发真菌性皮炎或混合感染。
过敏期间建议选用无荧光剂、无香精的纯棉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一次。用温水清洗外阴后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避免抓挠。经期穿宽松棉质内裤,减少使用护垫。若出现水疱、溃烂或发热需就医排查特异性皮炎或感染。日常可做皮肤贴布试验明确过敏原,经期前口服维生素C或局部使用凡士林增强皮肤抵抗力。
关键词: 外阴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