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女性健康 > 女性护理

继发性痛经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5-06-25 07:29:31

继发性痛经通常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原因引起。继发性痛经是指月经来潮数年后逐渐出现的痛经,多与器质性疾病相关,需通过妇科检查明确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外引起的疾病,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出血,导致盆腔粘连和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多始于经前1-2天,持续至经后数日。可能伴随性交痛、排便痛或不孕。治疗需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选择药物抑制内膜生长或手术切除病灶。

2、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病变,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痛经特点为经期下腹正中持续性绞痛,月经量多且经期延长。妇科检查可触及质硬压痛的子宫,超声显示肌层增厚伴蜂窝状改变。轻症可用药物缓解症状,重症需考虑子宫切除术。

3、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多由上行性感染导致输卵管、卵巢等盆腔器官炎症,慢性期形成盆腔粘连。痛经表现为双侧下腹坠痛,经期加重,常伴白带增多、腰骶酸痛。急性发作期需抗生素治疗,慢性期可通过物理疗法改善血液循环,严重粘连需腹腔镜手术松解。

4、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黏膜下肌瘤尤其易引发痛经。表现为经量增多伴血块,痛经呈痉挛性,肌瘤压迫可引起尿频或便秘。无症状小肌瘤可观察,症状明显者可采用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近绝经期患者可药物保守治疗。

5、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多因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痛经特点为经血排出受阻引发的周期性下腹剧痛,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闭经。需通过宫腔镜分离粘连,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或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预防再次粘连。

继发性痛经患者应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缓解疼痛,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建议记录疼痛程度和月经周期变化,定期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器质性病变。若痛经进行性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

关键词: 月经 流产 性交痛 月经周期 节育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问答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
  •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