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检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B超检查、唐氏筛查和糖耐量试验等。孕检是孕期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检查可监测孕妇及胎儿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血常规检查通过分析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等指标,评估孕妇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孕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生理性贫血,但严重贫血会影响胎儿发育。检查需空腹进行,建议孕早期、中期、晚期各检查一次,异常情况需增加检测频率。
尿常规主要检测尿蛋白、尿糖及尿酮体等指标,用于筛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糖尿病。孕中晚期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子痫前期风险,需结合血压监测进一步诊断。建议每次产检均进行尿常规检查,留取晨尿中段样本可提高准确性。
孕期B超包括早孕超声、NT检查、大排畸超声等,可确认胎儿数量、胎位、胎盘位置及器官发育情况。11-13周NT检查能早期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20-24周大排畸可检测胎儿结构畸形。超声检查无辐射,但需避免非必要频繁检查,一般整个孕期进行3-5次。
唐氏筛查通过母血清学检测结合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评估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风险。孕15-20周为最佳检测期,高风险孕妇需进一步做无创DNA或羊水穿刺确诊。该筛查对胎儿无创伤,但存在一定假阳性概率需理性看待结果。
糖耐量试验在孕24-28周进行,通过口服葡萄糖后检测血糖值诊断妊娠糖尿病。空腹血糖值异常或高龄孕妇可能需提前筛查。确诊后需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以避免巨大儿等并发症。
孕期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铁剂等营养素,避免生冷食物及过量咖啡因摄入。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或散步,定期监测体重增长。保持良好作息,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出现阴道出血、持续腹痛或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按时完成所有孕检项目,与医生保持充分沟通,建立个性化孕期保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