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可通过按摩子宫、适当活动、母乳喂养、药物辅助、饮食调理等方式促进恶露排出。恶露是产后子宫蜕膜脱落、血液及坏死组织排出的生理过程,正常持续4-6周。
产后顺时针轻柔按摩子宫底部能刺激宫缩,加速恶露排出。每天按摩3-4次,每次10分钟,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疼痛。若发现恶露有异味或大血块需及时就医。
自然分娩后6-8小时可尝试翻身或坐起,剖宫产24小时后可缓慢行走。适度活动通过重力作用和肌肉收缩促进宫腔积血排出,但需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
婴儿吸吮会刺激催产素分泌,增强子宫收缩力。建议每天哺乳8-12次,每次单侧15分钟,哺乳时可配合热敷下腹部以加强效果。
医生可能开具益母草颗粒、五加生化胶囊等中成药,或缩宫素注射液帮助子宫复旧。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适量食用红糖姜茶、山楂、莲藕等活血化瘀食物,避免生冷辛辣。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有助于组织修复,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血液浓度。
产后需每日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变化,使用专用产褥垫并每2-3小时更换。保持会阴清洁,如出现发热、恶露突然增多或持续鲜红色超过2周,应立即就诊。休养期间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时间卧床造成血液淤积,42天复查时需进行B超检查子宫复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