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卵巢衰老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盗汗、情绪波动、阴道干涩和骨质疏松等症状。卵巢功能衰退通常由年龄增长、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疾病、医源性损伤和环境毒素等因素引起。
卵巢功能减退最早期表现为月经周期改变,可能出现周期缩短至21天内或延长超过35天,经量逐渐减少甚至闭经。这与卵泡数量减少导致雌激素分泌下降有关。建议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必要时可考虑激素替代治疗。
约75%围绝经期女性会出现突发性面部潮红、颈部发热伴大汗,夜间发作称为盗汗。症状持续30秒至5分钟,每日可发作数次。这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雌激素波动影响所致。保持环境凉爽、穿着透气衣物可缓解症状。
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合成,导致易怒、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部分女性伴有记忆力减退和睡眠障碍。规律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瑜伽和冥想也有助于情绪调节。
雌激素缺乏使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分泌物减少,出现性交疼痛和反复尿路感染。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可改善不适,严重者可经医生评估后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
雌激素对骨代谢具有保护作用,其缺乏会导致骨量每年流失2-3%,增加骨折风险。建议40岁后定期检测骨密度,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跳舞等。
预防卵巢早衰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证30分钟有氧运动,多食用豆制品、深海鱼等富含植物雌激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3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监测卵泡数量,出现月经异常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适当练习盆底肌训练有助于改善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围绝经期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补充激素,切勿自行服用保健品。